【智网文摘】更能抵御洪水与热浪:智利女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可适应气候变化的水稻

2025-05-17

20250517

来自智利信使报emol.技术专栏报道:

原文参见:https://www.emol.com/noticias/Tecnologia/2025/05/02/1165213/arroz-chileno-contra-calentamiento-global.html

更能抵御洪水与热浪:智利女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可适应气候变化的水稻

卡拉·科尔德罗(Karla Cordero)培育出一种全新水稻品种,在不牺牲产量的情况下将用水量减少一半,有望成为应对水资源危机的可持续解决方案。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通过灌溉淹水的方式种植水稻,以清除杂草、预防虫害,但水资源短缺正推动人们竞相寻找新的稻米生产技术——毕竟水稻是全球最受欢迎的主食。

因此,面对智利南部日益严重的干旱,一种全新的水稻种子有望彻底改变水稻种植方式:它用水更少,却能适应更极端的气候,同时不影响产量。

降低用水量

在距离圣地亚哥400公里、位于纽布列大区的Ñiquén镇,25岁的农业工程师哈维尔·穆尼奥斯(Javier Muñoz)原本只知道通过灌溉淹水来种植水稻。但借助在他土地上进行的一项科研试验,他成功将用水量减少了一半,同时保持了相近的稻米产量。

“水稻种植过去总是要灌水的;如今能够实现如此根本性的转变,简直是历史性的突破。”他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说道。

这一技术由智利农业研究所(INIA)的科学家卡拉·科尔德罗开发而成。智利已连续15年遭遇干旱,官方认为这是气候变化的结果,也正是这场危机促使她培育出一种更强韧的水稻。

这种“更强韧”的水稻是如何培育出来的?

这一新品种名为Jaspe”,它并非转基因作物,而是由一种本地智利水稻与一种俄罗斯水稻杂交而来,具备更强的极端气候抵抗力。

科尔德罗在种植过程中采用了“水稻种植强化系统”(SRI),这一方法由一位法国神父于1983年在马达加斯加首次提出。该系统的核心是在灌溉和干燥之间交替进行,而非持续淹水。

“我们发现,即使不用灌水也能种出水稻。更重要的是,尽管使用的种子更少,但产量却可以和传统方法持平。”科尔德罗解释道。

这一成果曾在2023年世界水稻大会上展示。经历近20年的实验室与田间研究后,Jaspe水稻将在几个月内正式上市,这得益于智利农业研究所与一家私营公司的合作协议。

此外,该技术还将在美洲最大水稻生产国巴西、以及乌拉圭和厄瓜多尔进行试点,合作方为美洲农业合作研究所(IICA)。

一种能抵御气候灾害的水稻

Jaspe水稻能更好地“抵御暴雨、洪水和热浪”,因为这种植物“更强大”,既可以在淹水环境中生长,也能在不灌水的条件下生产稻米,科尔德罗指出。

这种长粒白米以约30厘米的间距种植,每公斤稻米所需的水量只有传统种植方式的二分之一(通常需2500升水)。

每颗种子可长出约30“子植物”,这一数量几乎是传统稻田的10倍。

“这是一种通往未来的方式。”穆尼奥斯一边与父亲一起收割水稻,一边高兴地说道。

国际影响力

这种新型水稻节水效果显著,正是“北美以及东亚和东南亚多个国家”目前所追求的目标,国际水稻研究所前所长罗伯特·齐格勒(Robert Zeigler)指出,尤其是在过去十年间尤为突出。

在日本,也正在研发能耐高温的稻种,但“要让一个新品种进入市场,通常需要几年时间的开发。”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农业官员田口真纪子(Makiko Taguchi)向法新社表示。

她还补充说,智利的这一项目是“在提高水稻产量的同时,降低环境影响的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方法”。

由于长期灌溉,传统水稻田会滋生产生甲烷的细菌,而甲烷是一种温室气体,通常也与牛类活动相关。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全球约10%的甲烷排放来自水稻种植。

编辑:汤诗玥

校对:岳雨楠

 

本文使用ChatGPT辅助翻译,内容服务于中拉科技互鉴,不代表平台观点,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智网互联实验室

实验室总部

 

地址:哥伦比亚考卡山谷省卡利市Calle 5 # 62-00, 圣地亚哥卡利大学7号教学楼6层22室

电话:+57 602 5183000 ext. 9208

邮箱:info@nuxlabs.org

微信公众号

天津工作站(科普基地)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1号7号楼4层

电话:+86 22 60216176

邮箱:info@nuxlabs.org

友情链接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VR中国   中国计算机学会   中国通信学会   圣地亚哥卡利大学分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