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网文摘】科学家研发脑植入物,利用AI解读思维并转化为语音

2025-04-05

20250405

来自秘鲁共和国报(La República)的报道:

原文参见:https://larepublica.pe/ciencia/2025/04/03/cientificos-crean-un-implante-cerebral-que-utiliza-la-ia-para-leer-la-mente-y-convierte-los-pensamientos-en-habla-80628

科学家研发脑植入物利用AI解读思维并转化为语音  

脑机接口通过记录神经信号,借助合成语音系统帮助重度残疾患者实现辅助沟通加州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脑植入物,通过人工智能解码人类思维并通过扬声器传递。这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突破性成果,首次实现了大脑与语音信号的近乎同步传输。  

技术核心:运动皮层信号实时解码

该创新基于脑机接口(BCI技术,专门解码负责语言控制的运动皮层神经信号。人工智能以近乎实时的方式解析数据,并通过合成语音系统输出,为重度语言障碍患者提供革命性沟通工具。  

脑植入物工作原理  

设备由配备253个脑电极的合成语音系统构成,这些电极覆盖大脑表面,精准捕获"思维转化为发音意图"的神经活动。医疗级AI通过神经解码将这些脉冲转化为可听词汇。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程师戈帕拉·阿努曼奇帕利( Gopala Anumanchipalli)解释,系统采用类似SiriAlexa的算法架构,经神经科学优化后每80毫秒采集一次数据,实现流畅的实时语音交互。  

首位临床试验者  

化名(Ann)的女性患者(2005年中风导致语言功能丧失)成为首位受试者。实验中,她通过默念屏幕文字触发神经信号,AI系统成功将特定神经模式与词汇匹配,最终通过合成语音输出完整句子。这标志着脑假体作为沟通工具的里程碑进展。  

2024版植入物升级亮点  

相较于2023年原型机需等待整句完成(延迟达8秒)的局限,新版系统实现逐词处理,将延迟缩短至3秒。研究合著者赵喆浚(Cheol Jun Cho)指出:"我们在思维转化为发音动作的神经控制节点实施信号截取,解码过程涵盖从思维产生到词汇选择,再到声道肌肉运动的完整决策链。

编辑:汤诗玥

校对:岳雨楠

 

本文使用DeepSeek辅助翻译,内容服务于中拉科技互鉴,不代表平台观点,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智网互联实验室

实验室总部

 

地址:哥伦比亚考卡山谷省卡利市Calle 5 # 62-00, 圣地亚哥卡利大学7号教学楼6层22室

电话:+57 602 5183000 ext. 9208

邮箱:info@nuxlabs.org

微信公众号

天津工作站(科普基地)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1号7号楼4层

电话:+86 22 60216176

邮箱:info@nuxlabs.org

友情链接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VR中国   中国计算机学会   中国通信学会   圣地亚哥卡利大学分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