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网文摘】首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航天合作论坛”在武汉隆重开幕
2024-04-25
20240425
来自古巴辩论网(Cubadebate)科学与技术编辑部的报道:
首届“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航天合作论坛”24日在湖北武汉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出席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致辞。
“探索宇宙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梦想。”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在论坛开幕式上深情致辞。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卫星,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将卫星送入太空的国家。从那时起,中国的航天工业在和平利用太空、平等互利和国际合作原则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此次活动恰逢中国—拉共体论坛成立十周年,习近平主席向论坛致以贺信。信中强调,十年来,中国同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友好合作在各个领域蓬勃发展,推动中国—拉共体关系迈向平等互利、创新开放、造福人民的新时代。
习近平主席指出,“我很高兴看到,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空间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双方在遥感卫星、通信卫星、空间站网络等领域合作取得新进展,为推动科技进步、加强区域互联互通、增进民生福祉发挥了重要作用”。
古巴驻华大使阿尔贝托·布兰科·席尔瓦(Alberto
Blanco Silva)在接受古巴辩论网(Cubadebate)专访时表示:“促进航空航天这一领域的创新将有助于改善农业规划、气象研究、防灾减灾等领域。中国并没有独自占用成果,而是以包容的方式促进国际科学界的参与。”
为何古巴对参与中拉航天合作论坛如此重视?在深入解答此问题前,我们需特别关注古巴代表团中的两位核心成员:古巴国家水文地理局(ONHG)主任何塞·马丁·鲁伊斯(Jorge Martín Ruiz)与国家民防总参谋部国家风险评估组负责人伊达·伊内斯·佩德罗索·埃雷拉博士(Ida
Inés Pedroso Herrera)。他们的出席不仅彰显了古巴对此次论坛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古巴在太空科技及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实力。
布兰科·席尔瓦大使还表示,通过此次论坛,古巴加强了与中国及其他拉共体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对于古巴拓宽国际合作渠道,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具有深远意义。他强调:“当前的合作涵盖了古巴关注的多个领域,特别是卫星数据在农业、气象、气候变化研究以及灾害应对和脆弱性评估等方面的应用。”
此次论坛议程丰富多彩,涵盖了空间基础设施促进可持续社会经济发展分论坛、深空探测与空间科学、空间供应链的创新发展以及外层空间的全球治理等多个议题。此前,由于大安的列斯群岛地理位置和气象现象的定期影响,古巴政府和科学界已经把目光投向了航空航天领域。伊达·伊内斯·佩德罗索·埃雷拉博士分享了古巴将遥感技术应用于灾害风险减少方面的经验,展示了古巴在该领域的创新和实践。
“已经有三个以上的机构对古巴研究人员的工作表示了兴趣。今天(当地时间周三)的会议通过了《武汉宣言》。该宣言不仅高度认可了中国—拉共体论坛在拉美及加勒比地区一体化进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以及其与中国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还特别提及了中国—拉共体论坛第三次部长级会议期间双方共同签署的《中国与拉共体成员国重点领域合作共同行动计划(2022-2024)》。”布兰科·席尔瓦大使向古巴辩论网解释道。
此外,他进一步指出,该宣言也充分考虑到近年来中国与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合作日益增多的趋势。
该宣言突出了七个关键点:一是将空间合作论坛打造成为空间科学的信息来源和共享解决方案的源泉。二是积极支持应用卫星通信、导航技术和地球观测方面的能力建设。三是建立健全长期培训、教育和培训机制,为空间领域人才提供全方位的培养与支持。四是鼓励双方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年轻一代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成长机遇。五是高度重视深空研究,将其作为知识、技术和工业发展的引擎。六是促进不同空间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七是强化联合国在有关外层空间问题上的效用,利用该合作论坛建立的沟通渠道,根据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的发展需要定期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后续跟进。
发展之路,不仅局限于航空航天领域,更在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互相支持。中国深知这一点,始终将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视为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在国际空间站合作方面的积极倡议,以及航天工业的蓬勃发展,为古巴与中国之间的科学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改善人民生活条件、促进地区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周三的论坛上,来自中国的宇航员和科学家桂海潮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我们在宇宙中如此孤独,但在我们的星球上却有这么多的争斗。那么,从太空看地球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什么?”他说,从太空俯瞰地球时,没有人看得到我们星球上的国界与纷争。“边界并不存在于地球上,而是存在于我们人类的心中。”
编辑:盛枫茹
校对:李焱斌
本文使用ChatGPT 辅助翻译,内容服务于中拉科技互鉴,不代表平台观点,如有疏漏,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