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网文摘】拉丁美洲将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3-11-17

20231117

来自ComunicarSe的专题报道

原文参见:https://www.comunicarseweb.com/noticia/america-latina-desempenara-un-papel-esencial-en-la-transicion-energetica-global

《拉丁美洲能源展望》是国际能源署首次对拉美地区进行的全面深入分析,涵盖了33个国家涉及的全部燃料和能源技术领域。该报告得出结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资源财富以及资源开发经验(从高质量的可再生能源到石油、天然气和关键矿物)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对全球能源安全和清洁能源转型做出重要贡献,同时推动该地区自身的转型,并为经历了十年低速增长的当地经济带来巨大利益。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已经拥有全球最清洁的电力行业之一,这为未来的清洁能源产业提供了光明的前景。可再生能源,特别是水电,占该地区发电总量的60%,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而巴西、墨西哥、智利和阿根廷等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生物能源在该地区得到广泛应用,该地区是生物燃料的主要出口国。

与此同时,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拥有全球约15%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此外,该地区的矿产资源也非常重要,这些矿物是当今许多快速发展的清洁能源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锂储量约占全球的一半,铜和银储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该地区清洁电力的供应为这些材料的可持续提取和加工奠定了基础。

国际能源署执行主任法蒂赫·比罗尔Fatih Birol表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可以在全球新能源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凭借令人难以置信的自然资源和长期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的承诺,该地区已经在实现安全可持续的清洁能源转型方面处于优势。支持这些转型将推动当地经济增长,并为全球能源系统提供更大的安全保障。”他还表示:“我们的报告显示,支持性政策和国际合作对于确保该地区充分利用其巨大的能源潜力至关重要。”

这份新报告指出,政策实施方面存在实质性差距。该地区的33个国家中有16个已承诺在本世纪中叶或之前实现净零排放,大多数国家还提交了与2015年《巴黎协定》相关的,更有野心的 “国家减排承诺”NDC。然而根据目前的政策,该地区预计将继续使用化石燃料来满足其大部分的能源需求,特别是在公路运输领域,而清洁能源转型的进展仍然受限。

相比之下,报告总结指出,如果各国的承诺得到履行,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将在本十年内实现可再生能源满足所有新增能源需求的目标。到 2030 年,石油出口量将增加到每天近 200 万桶,从而实现全球供应多样化并增加收入。具有竞争力的可再生资源还将促进低成本、低排放氢气的生产,这将有助于国内外重工业发展和货运去碳化。生物燃料产量将增加,关键矿物的长期收入将翻一番,达到近 2000 亿美元,超过化石燃料的收入。

根据报告,有四项减少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CO2排放的关键行动:加快采用可再生能源、推进工业和交通电气化、提高能源效率以减缓需求增长,以及促进清洁烹饪解决方案的普及。值得注意的是,与根据当前政策和履行承诺情形下所预计的排放量相比,可再生能源的加速发展占排放量差距的 40%

报告指出,拉美与加勒比海地区的投资也需要大幅增加。为了履行承诺,清洁能源项目的资金必须在2030年前翻倍达到1,500亿美元,并在2050年前增加至五倍。在这种情况下,清洁能源与未配备碳捕集技术的化石燃料之间的投资比例将从目前的大约11增加到2030年代的41。根据报告,以人为中心的转型还应致力于普及人人都能负担得起的现代能源,因为该地区有1,700万人缺乏电力供应,7,400万人无法获得清洁能源烹饪。

除了应对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外,该地区的主要生产商还可以以低成本将石油和天然气生产过程中的甲烷排放减少近80%,并且在没有净成本的情况下减少约40%,以支持大多数国家签署的“全球甲烷”承诺。根据公开承诺,该地区土地利用和农业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目前占整个经济体排放量的一半,将在本十年末减少至零净排放。拉美与加勒比海地区约85% 的森林位于加入格拉斯哥承诺的国家,该承诺目标是在2030年前停止森林砍伐。

 

编辑:饶永清

校对:毛矛

 

本文使用Deepl辅助翻译,内容服务于中拉科技互鉴,不代表平台观点,如有疏漏,欢迎指正。

 

 


智网互联实验室

实验室总部

 

地址:哥伦比亚考卡山谷省卡利市Calle 5 # 62-00, 圣地亚哥卡利大学7号教学楼6层22室

电话:+57 602 5183000 ext. 9208

邮箱:info@nuxlabs.org

微信公众号

天津工作站(科普基地)

 

地址: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1号7号楼4层

电话:+86 22 60216176

邮箱:info@nuxlabs.org

友情链接 :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VR中国   中国计算机学会   中国通信学会   圣地亚哥卡利大学分站点